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

現代世外桃源……貴州萬峰林


 


到貴州,我最大的震撼是看到與石頭爭來的梯田,在興義、在安順、在馬路兩旁,常常可以看到自家石屋旁一小圈一小圈的耕地;在羅平、在滑石哨的高處,往下、望遠處看,可以看到許多大圈套著小圈的梯田,看到從坡度一路望下竄的層層梯田,那真是無邊無際、非常浩瀚的場面,我在想,在那個即使有機械也派不上用場的地方與年代,是怎樣的毅力,是多少的愚公,才能造就那樣壯觀的成績,我只有衷心讚嘆,貴州父老真是人定勝天的最佳典範。






 


貴州因喀斯特錐形地貌而貧瘠;萬峰林因喀斯特錐形地貌而獨特。萬峰林,山峰如林,不但密集而且奇特、氣勢不但磅礡、幅員更是遼闊。像這樣的山峰、這樣的地方,在貴州、在雲南不是絕無僅有,但是要像萬峰林那樣的田園風光,除了老天的垂愛,還要加上人為的努力,才能織就出那樣一片寧靜甜美的錦繡大地。




 


平常看山景我們仰望的成分居多,在萬峰林,電瓶車帶著我們爬到至高點、然後步行與電瓶車,讓我們鳥瞰整個萬峰林。




 


萬峰林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酷似八卦的那畝田,據地培說八卦田實際上是典型的喀斯特地面表現--消水洞,因形似諸葛亮的八卦陣而得名,所以說,那是自然生成而非人工打造出來的,大自然界的東西,只要有七分形象,加上人們三分想像,愛說它像什麼就是什麼,無論是八卦、是眼睛、是圓桌,那片山峰中、谷地裡的山寨田園圖案是十分美麗的。


 




 


萬峰林真的是老天與人為長期合作無間的成果,面對容許許多想像的山峰,貴州鄉親隨著地形、沿著水道,開闢出農田,建築屋舍,於是不同的農作物,不同的色塊,自然的區隔、鋪排,流暢曲折的線條,變化有緻的構圖,在春末夏初,碧綠的田野、古樸的村寨,躺在群峰懷抱中,遠遠望去,那一幅天然圖案,是巧手織就出來的。




 


歸途中,電瓶車由上往下,慢慢失去鳥瞰的圖案,等到走進村寨,就平凡無奇了。陶淵明形容那片桃花源:「土地平曠,屋舍儼然。有良田、美池、桑、竹之屬,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」如此的萬峰林,當然有良田、美池,桑竹之屬,雖然不見雞犬相聞,但是我相信那些全屬農村的動物自然不成問題了。




 


我們非常幸運的碰上開電瓶車的師傅,他容許我們隨處停車,而且愛停多久就有多久,萬峰林的導遊口音雖然難懂但是她的熱情,讓我們覺得溫馨,途中我們碰到一對非常慈祥的夫婦,我們就近寒喧,或許他們很少碰見外來客,所以對我們的熱情,一直微笑著,至於村莊裡的小孩,更是活潑天真,那些回憶更是陶淵明紀錄的「黃髮垂髫」。




 


每次旅行,出了家門就會想趕快回家門,那是一種甜蜜與幸福的期待,可是那趟貴州萬峰林之行,我有首次就長期住下來的衝動,所以我與畫友約定,哪天結伴去寫生,少說去住個個把月也行,因為我敢篤定的說:「萬峰林是陶淵明心中的桃花源,也就是現代人的世外桃源。」


 


 




 

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