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

羅芳教授畫展......洪淑如



 


 

這次的台中行完全托羅芳教授的福,我意外的見識到沒見過的景點與人物。


 


進入會場大型海報:【懷抱心宇,羅芳繪畫創作展】入目而來,再看到一位將近八十歲的女性教授本尊,她的一團和氣、那份不讓鬚眉的雄心壯志深植我心。


 


「懷抱心宇,羅芳繪畫創作展」就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行,開幕典禮除了九九畫會一車人潮外,藝壇界的菁英如胡念祖、李奇茂、劉國松、熊宜中、袁金塔等大師級人物通通在現場出現了,看到好多藝術界老前輩與後起俊秀的廬山真面目,我,不虛此行。


 


看展場在匆忙中,環繞整個會場,發現羅芳教授個頭大,心志高,畫作也大氣,【窗外的省思、胸懷環宇、我與自然的相看、行腳記實】四大主題的呈現,可以看出她的自傲,畫風從傳統到現代,媒材從宣紙到水彩紙;顏料從壓克力到水彩到國畫顏料,她都可揮灑自如。


 


回顧整個展場,一一印證開幕典禮中羅教授自我剖白的一番話,過去五十年的繪畫探索與追尋,幸運的自己結合東西繪畫於一爐,綜合古今於一脈,畫作中寫自己的胸臆、抒心中的塊壘,五十年融入生命的【創新】作品,才能堂而皇之的擺進美術館,看到她滿意的笑容,得意的語氣,五十年的慘澹經營,此時是豐收的時刻


 


綜觀全場作品,【窗外的省思、胸懷環宇】是晚近較抽象的作品;【我與自然的相看、行腳記實】該是早期的寫生佳構,五十年間,她的畫風隨著時代潮流而遞進,她強調自然景象是她創作的泉源;儒、道、釋哲學帶她進入化境,看來繪畫建構於行萬里路、讀萬卷書上。


 


凡是畫畫的人,大致都知道:【寫意勝於寫景】、【造境優於造形】、【畫畫要在似與不似之間】。我們深諳箇中道理,羅教授也如是說,在場的諸大家也強調,但是看過羅教授的畫展,我還是只看得懂【我與自然的相看與行腳記實】,【窗外的省思、胸懷環宇】我不知所云,當然這個跟自己的修為有關。


 


齊白石說:【畫畫的妙處在於似與不似之間,太似則媚俗,不似則欺世】,齊白石老年的衰年變法,畫出來的東西我還是看得懂,所以我可以接受如何講求氣韻、如何寫胸臆、抒塊壘、如何追求天人合一、如何堅持獨特的意境,天馬行空的畫境,目前幼稚園的我,我無法完全體會,所以我只會媚俗,無法欺世。


 


 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