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

新人新氣象……自來水博物館寫生二......洪淑如



李明盛




今年我第三度回到畫會參加寫生,第一次發現夥伴們的全神貫注,也第一次發現我們的寫生本領真的有非常大的進步。





黃碧秀

經過上次至善園的寫生作品,我發現明盛的寫生功力,那次回來,我好好的讀著他的作品,甚至照他的方法,同樣的地方又重畫一張;最近到太魯閣國家公園走了 一趟,我就照著他的寫生方式去把照片轉換為畫作,雖然不是很成功,最起碼我稍稍摸到寫生的門竅。





郭素梅

涂老師鼓勵我們出門去寫生,這是專家長年來累積的經驗之談,有心在這方面發展的夥伴們,不妨聽聽,至少每兩個月出門一次。





廖慧雪

請讓我直言,我們畫會裡有不少的菁英,如素花、如明盛、如慧雪、如碧秀,還有若愚,還有我最近才發現的嘉璟、素梅,只要有她們幾個在現場,我們就能收到切磋琢磨的功效;同時貼在部落格上的畫作也希望各位把它存錄,放大來研究,因為畢竟我們曾在現場看過、畫過,有份感覺、有份同理心的感受,閱讀作品時,會有原來要如此畫的徹悟。








洪嘉璟



二十六日的現場寫生,每人的道具各自不同,鉛筆、自來水筆、毛筆;宣紙、冊頁、速寫本,雖然呈現的寫生效果不盡相同,但是同樣都達到寫生練習的目的。





吳順玉

那天除了雲英、鳳嬌、淑琴姐、嘉璟單獨行動之外,大致都坐在廢棄的咖啡雅座裡,為此,取景的角度也沒有太大的差異,但是因為個人的觀察角度、喜愛、取捨不同,所以表現出來的也各自有異。


徐小鶯

明盛只抓重點,整個畫面簡單俐落,碧秀仔細的描摹上半部的結構,素梅盡情發揮全方位的工筆功夫,慧雪對主體建築物淡處理,順玉的角度與碧秀大致相同,但是她多出虛空的下半部,小鶯的簡筆,瓊玩乾脆來個主體大特寫,阿順瀟灑的塞滿整個空間,不管怎麼畫都有筆墨的趣味,不管怎麼表達都有不同的風味,【一樣米飼百樣人】,同樣的一個景,因人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,用心揣摩,那是相當好玩又有意義的 一件事。






黃阿順

那天安排七個鍾頭的寫生,時間上比以往多一些些,所以明盛畫了兩張半,鳳嬌、小鶯、淑如各自有兩張的成績,嘉璟因為畫作放在車子裡,我還在等待他的作品中,其他的最少有一張,我之所以寫得這般清楚,是因為那天大家通通用功到極點,想到這一點,我寫這篇心情也跟著愉快起來,夥伴們繼續努力,跟著明盛走,好景就在前方。2008/10/28





劉瓊玩

附註:記得李奇茂大師曾說過:【我們又不是蓋房子的,所以不要那麼講究啦!】看來我們這些作品都很有趣味性,所以請各位看倌多包容,有個起步下次會更好。


李淑琴


徐小鶯


李明盛


洪淑如


李明盛


曾鳳嬌


曾鳳嬌



洪淑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